close

一向重視家庭與血緣關係的客家人,打從移民台灣開始,客家人對於相同血緣的親人幾乎都採取合居的形式,因而形成自成一格的客家庄,這樣的客家庄分布在台灣南北各地,而南部與北部的客家人在生活習俗上也略有差異。

 

  客家婚姻堅持明媒正娶,隆重舉辦的原則,不過跟傳統的客家婚禮相比,現在的客家婚禮都已經簡化了許多,但是在儀式上,仍然遵守幾個重要的程序: 
 

客家婚禮

作媒

親友或彼此認識的人出面牽線做媒。男方由媒人陪同到女方家拜訪,看看雙方是否有意結為連理。此時男方通常要致送見面禮「紅包」。

合八字

如雙方有意,便交換雙方的生辰八字,若八字經算命先生認可,則男方將鞋樣用紅紙剪好由媒人轉交女方,以便製作新郎成親時的鞋子。

查家門

女方派出親人至男家調查家境及男家為人,也就是雙方互相打探對方的人品家世,如有不妥還可以回絕。 
這在過去媒妁之言的時代當然是很重要環節,現在就只是形式上而已了,接著便是討論訂婚日期以及嫁妝、聘禮,然後就是訂親。

訂親(婚)

男方致送聘金和喜餅。聘金有二部份,一為感謝女方家長養育之恩的「奶母錢」,通常由女方收下,或交由女兒收藏為私房錢。一為聘金交由女方辦嫁妝。喜餅則先祭告女方祖先再分送親友。

送日子

完聘,也叫做送日子,由男方擇定良辰吉時通知女方迎娶之日,男方在迎娶新娘的當日、前一日或數日,備禮品由介紹人陪同送至女方家供祭祖,此ㄧ程序叫做完聘。 
不論訂婚或結婚,男方送與女方的禮品,通常女方都不會全收,禮貌上都要退還一些,以示謙讓。

鳴炮

男方所送之禮品出發時與女方嫁奩出發時以及媒人到達男方家時,習慣上都須鳴炮。

嫁奩

女方父母為了嫁女兒所陪贈之大小物品,統稱「嫁奩」。通常男方送完聘禮、禮品供女方祭祖後,返程車上就是載運女方嫁奩。 
客家人的傳統觀念節儉保守,因此女方嫁奩之物品通常只須準備時下所須日常物品就好,其餘以現金或存款為宜,俟日後有須要時再買,才不致浪費且不實用。一般新娘嫁奩的物品不外衣服、鞋襪、櫃子、桌椅、電化用品、交通工具、化妝用品、飾品等物。再者女方習慣上在門簾、枕被上皆會貼上紙幣、每件衣服口袋和每個抽屜都放數枚銅板(皆為偶數),是為其求吉祥平安。

迎親

由新郎及迎親車隊,一路吹嗩吶打鼓行迎親之禮。 
新郎到女方家中迎娶,同時也含有是從女方家長手中親自接過來的意義。當新郎在面對女方家長的時候,必然會深切感覺到,今後不但要善待妻子,而且也應該要對她的父母負責,要對它她生長養育多年的家族負責。 
迎親當日,男方要給女方按協議送足生魚肉,以備女方辦酒席。送熟雞、肉、魚及果品,香燭、禮炮,以敬奉女家的列祖列宗及各路神靈。新郎還要準備好紅包,分贈女方父母、弟妹及前來幫助的親友以示安慰及答謝。 
女方則隨送嫁妝男方迎親對隊伍送來的「扛盒」,向沿途圍觀者展示。

拜別

出門前要至祖堂向列祖列宗及父母親人跪拜辭別。 
然後蒙上大紅頭蓋(今已改白紗),由年高壽老,兒孫滿堂的至親牽引出正廳大內,前面用米篩抵擋頭開路,以表示「 眼多」能看清楚四面八方,不怕任何兇煞鬼怪,跨過放置於花轎前的一大把筷子,表示順順當當早生貴子

入洞房

在喜炮與嗩吶等喜樂聲中上轎,儀仗在前,嫁妝在後,花轎居中,「送嫁舅」隨伴左右,媒人前後照應。 
到男家後先至祠堂行大禮,再由新郎牽新娘進入洞房。

注意事項: 
(1)婚禮中所有重大節目的進行,都是由男方開始發動,女方處於被動。所以一定要由新

     郎親自到女家去迎取,新娘不可以自己跑到男家禮堂去。
(2) 年齡差距之禁忌:忌諱年齡相差三歲,六歲及九歲。 
(3) 正月不談親,七月不結親。五、六、七、九月忌婚。 
(4)喪家忌婚:舊俗「必已身及主婚者無基以上喪服方可行,功與未葬亦不主婚。」時至

     今日,喪家須在喪事後四個月,方可談婚事。

arrow
arrow

    塔柏國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